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还未上战场,岂可先言败?田元皓,你若是惧怕昭国,不若现在就赶回你的老家去做个乡野之人?何必在此处耽误主公大计!”
这次开口的人是逢纪,一开口就满是进攻之意。
这两人,田丰是冀州人,逢纪是南阳人,一个属于冀州派系,一个属于袁绍的元从派,从一开始就两边派系不和,时时刻刻都有所针对。
这当然是因为冀州和南阳的人利益不相合,毕竟大家老家不一样,想要的东西自然也不一样。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看袁绍的眼色。
若是袁绍的元从派和冀州派亲密无间,那袁绍还当什么老大,直接就被架空得了。
袁绍想要玩平衡,下面的人自然也要选择派系站好。
所以这种针对直接体现在了军政还有内政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田丰和逢纪发话之后,其他人也纷纷跟着吵了起来,一群人直接吵得不可开交,甚至直接吵出了火气,开始在言语当中攻击人。
“够了!吵架能吵出什么结果来?眼下最大的问题是,若要作战,如何方能保证此次作战损失最小。
至于必胜这种想法,我想大家都不曾有。若是不作战,那么又该以何种方法与昭国和谈,从而获得最大利益。
这才是你们该讨论的问题,都给我回去好好思索,明天再来此处。”
这番话一说出来,众人就明白袁绍的想法了。
很显然,袁绍也没想好接下来是撤退还是继续作战。
那么接下来两边的意见就很重要了,直接决定袁绍最后会听从谁。
第157章
袁绍最终还是决定作战了,不过计划和先前有区别。
之前商定的计划是,先是引诱昭国的军队轻敌,冀州这边节节败退。
等到昭国军队轻敌,带着大面积的骑兵过来进攻之时,隐藏在后面的强弩在这个时候开始进攻。
冀州非常富裕,所以袁绍不只是募集了强大的兵卒,还有极其多的工匠在这段时间内制造了强大的武器。
这武器不只是包括刀枪剑戟,还有一些强弩。
汉朝的强弩其实攻击力非常强,大黄弩射程能够达到四百米左右。
所以原本的战术是,在骑兵轻率敌人攻击过来的时候,利用上千架强弩对着骑兵攻击而去,彻底让骑兵的阵型彻底混乱起来。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还有麴义的先登死士配合攻击。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袁绍这个战术成功了,不过当时的对手是公孙瓒。
他自傲于自己强大的骑兵白马义从,认为自己能通过百战不胜的白马义从,彻底将袁绍不堪一击的步兵击倒。
然而骑兵在强弩的攻击下只会彻底溃败四散,在密集的强弩攻击下,骑兵根本不能继续冲锋,反而会有大量的马匹受伤。
这种时候,骑兵之间互相踩踏,再加上麴义的先登死士勇猛无比,直接导致骑兵转身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得到。
所以最后造成了大面积的溃败。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众人不敢赌昭国会轻敌。
那么这个计划就要调整一下,就算失败也不能输得太惨,毕竟万一输了,岂不是连本钱都没有?
所以这个作战计划得保证存活大面积的有生力量。
不管是冀州派还是袁绍带来的元从派,大家在这件事情达成了共识。
此时,荀谌和张辽也在讨论着冀州军的事情。
“今天斥候回报,袁本初一方又调集了一部分兵力往南而走,过去十天一直这样,大军都快要撤退一半了,这是要撤军吗?”
张辽过去这一月一直在前线作战。
因为派了大量的新兵历练,其实输赢参半,但这是有计划的输,张辽并不在意。
他计划的是,在最后决战的时候取得一场大胜。
毕竟张辽再怎么说都是一个武将,谁也不喜欢在战场上一直窝窝囊囊地输。
更何况,大王又没有要求一直输下去,作为一个武将,不获得最终胜利,这相当于没有立下军功。
我在古代考状元 萨摩耶急了会咬人[GB] 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下山后,我的替嫁女总裁 顾小碗乱世种田日常 福宝降临,京都城内横着走 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重回相亲夜,她手撕绿茶嫁前夫 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 娇华(双重生) 汴京小面馆 玄门大佬穿成民国四小姐 嫁给前夫的皇叔 明末:从零开始造反 婚途似锦 竹马难养 惊悚游戏?无所谓我会狗带 重生九零:我对家暴男拳打脚踢 豪门小爸也想上学 陛下为我做明君[穿书]
...
...
前世,真千金盛敏敏刚出生被恶意调包,过了12年牲口般的农女生活。12岁被接回盛府,亲生父母,3个嫡亲的哥哥无条件地偏宠假千金,最后盛敏敏跟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被假千金活活烧死。今生,盛敏敏与亲生母亲互换身体,她决定以母亲的身份整死假千金,3个哥哥跟所有仇人盛敏敏心情不爽逆子,逆女,跪下!扑通几...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
老公小青梅养的狗害两岁女儿得了狂犬病送医。渣老公却为了救他的小青梅和三只狗,延误了救女儿的黄金时间最终惨死医院。同一时间,婆婆的不看管,致使家里的大宝小宝溺死游泳池中。安抒抒痛失三个孩子,一夜白了头。从此,她褪下过去无用的温婉懂事,将自己磨炼成锋利见血的利刃,一刀一刀将恶人凌迟。葬礼上,缺失父爱的孩子们,到死也没等...
关于第九特区第九特区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